师德师风.教师风采>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教师风采 > 正文

【榜样在身边】荆国华:勇做“双碳”行动先行者

时间:2023-10-31 浏览量: 编辑:

生态兴则文明兴。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他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3周年。在推进这一目标的行动中,许多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笃行不怠,助力书写中国答案。深耕大气污染治理和区域绿色低碳发展领域20多年,刚刚入选教育部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的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荆国华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image.png

潜心攻关,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助力关键技术突破

荆国华对环境学科的兴趣,始自其本科学习时。“读本科时,结合当时酸雨治理的需要,我们跟随老师搭建中试装置,开展相关实验;硕士阶段做的是水处理相关的课题,经常跑企业,去工程项目现场参加运行调试;读博时,开始结合氮氧化物排放产生的污染问题,尝试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她回忆。

2004年,荆国华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来到华侨大学化工学院任职,主要围绕工业烟气污染物减排、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及绿色发展策略开展研究。“无论是当学生还是做学者,研究的课题都要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国家发展作贡献。”这是荆国华的师长对她的“叮嘱”,也是这些年她一直的坚持。

2008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荆国华前往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团队访学。“工作以后再去学习,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特别是在一流的团队里,让我受益匪浅”。清华归来,她围绕烟气脱硝主攻中低温催化脱硝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并逐步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校企合作,将开发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荆国华带领团队与清华大学、浙江德创环保、中钢集团天澄环保、江苏中创清源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发的工业烟气氮氧化物深度治理技术,在钢铁、玻璃、生物质发电等工业行业的60多个工程项目中应用,实现氮氧化物年减排量超过11万吨,助力上述工业行业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控制。

image.png

深耕细耘,在践行科研创新使命中推动成果落地

“双碳”前路漫漫,先行者、探路者要不断从“新”出发。源于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荆国华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0年开始在碳捕集领域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并于2012年首次获得该方向的国家基金项目资助,2013年又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以加强此方面的深入研究。至今,荆国华及其团队已在该领域探索十多年,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开发的高效低能耗碳捕集技术,已完成中试,比现有技术可降低成本20%以上。目前,团队同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承担科技合作项目,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该项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为我国“双碳”战略作出贡献。

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状况复杂、综合管控难度大,也是碳排放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牵住的“牛鼻子”。荆国华和她的团队依托重点研发项目,深入工业园区调研污染现状和绿色发展水平,开展园区碳足迹核算,构建了园区大气污染全过程管控技术体系,提出了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策略,并在浙江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北荆州经济开发区开展工程示范,有力促进了园区减污降碳和绿色低碳发展。

“这些研究中的很多环节,甚至一些领域,无先例可循,并且还要结合新时代新形势赋予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内涵,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在和自己博弈。”荆国华慨叹。也正是这种博弈、专注和坚持,帮助荆国华及其团队在烟气低温脱硝、高效低能耗碳捕集、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和绿色发展策略等方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项,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助力合作企业3年内新增销售额11.4亿元、相关垃圾发电厂建设碳捕集示范工程、相关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实现精细化管控……

image.png

众行者远,推动学科建设中扩大“双碳”力量

在科研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荆国华还积极参与专业学科基础建设。作为华侨大学环境学科的第一批教师,她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快速搭建课程体系,组建教师队伍,制定培养方案、备课教学,筹建专业教学实验室、采购仪器设备,结合环境治理需要专业人才的变化推动课程改革……她亲力亲为,与环境学科共成长。“环境治理是不等人的,专业建设也是如此。”荆国华如是说。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工程专业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荆国华潜心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工程教育工作,并被认证协会吸纳为环境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积极服务于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事业。

荆国华还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双碳”领域的关键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做真正能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努力培养“双碳”行动的后备军。如今,她指导毕业的研究生已经达37人,成为国家“双碳”行动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

硕士毕业生刘凡以综合成绩第一进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了国家科技部《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的前期资料调研工作;已毕业博士周小斌、张杰分别入职桂林理工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且均于工作第一年就在“双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指导的博士后吕碧洪2016年留校任教,她也是荆国华团队的第一位青年教师,承担“双碳”领域国家级项目3项,并破格晋升教授;他们继续在“双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育人……

“‘师道传承’。我们要把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经验以及对待专业的态度,教给我们的学生,共同扩大‘双碳’领域青年团队的力量。”周小斌说。

“双碳”路上,中国正阔步向前。荆国华和她的团队,也正攻坚克难、贡献力量。“因为有需要,所以就去做。”她微笑着说。


版权所有 ©2014-2023 华侨大学   闽ICP备11002060号-4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